第44章 学问千秋事岂以辩论定(第2页)
你见过,就是前天下午”
谢星涵一听王扬两个字,就像只炸了毛的小白猫,差点从座位上弹了起来:“他还没走?!
他在哪!”
刘昭见一向沉静如水的谢星涵突然激动,不明所以:“世侄女,你这是”
谢星涵意识到自己失态,平缓胛骨,竖直柳腰,又恢复了往日里最标准的优雅坐姿,语气坚定地说:“此人不可用!”
“为什么?”
刘昭愕然。
“他他轻浮无学!”
谢星涵恨恨道。
“这从何说起啊?若是说他轻浮无学,那全天下有几个人算是有真才实学的?世侄女,你是不是对他有什么误会?”
谢星涵一想起王扬就恨得牙痒痒,
当初她读那诗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前四句“落拓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东山总为苍生起,赢得风流宰相名。”
看起来是在说谢安放弃了东山拥妓的悠闲生活,毅然出山,拯救苍生黎明。
没有什么问题。
可这若是他自己写的一怀古那就罢了,但这诗是送给谢星涵的!
上来就说女子纤腰如何,出言轻佻,似有影射之嫌。
当时谢星涵便有些生气,觉得此人用词孟浪,本想抓住他教训一番,可又被他施计逃走。
后来在郡学相遇,碍着刘昭的面子,这才暂时没有作。
可谁知才短短一两日的功夫,此诗竟莫名其妙地流传开来,甚至有歌女为之谱曲!
而那些登徒子弟,轻薄少年,更是争相吟诵。
根本不管原诗咏谢安的主题,胡乱联系理解,还言之凿凿,非说这诗的第二句就是照着她谢星涵写的!
居然还有人给她起了个“谢楚腰”
的外号!
更有甚者,还是穿凿附会,说这两句讲的是谢星涵和这写诗之人的缠绵爱怜!
还有详细解说!
第一句“落拓江湖”
是写诗人放荡不羁。
第二句写谢星涵楚腰纤细,身段轻盈,所谓“掌中轻”
表面上用典故,其实是写实,就是亲手摸过的意思,若非“亲手体验”
,怎能有如此深刻的感知!
谢星涵第一次听时都要被气炸了,心中又羞又愤,恨透了王扬,但这种事又不好对刘昭明言,只能含糊其词,说她觉得王扬言过其实,又过于年轻,学识眼界,怎能和柳惔相比?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