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花魁盛会二(第3页)


    ,正是尘缘的具体内容之一。
    此处只说“尘缘相误”
    ,隐去正意,便觉空灵蕴藉。
    三、四句与前二句,一喜一慨,词情便摇曳生姿,使人为之情移。
    再听王萍萍唱那下片——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
    不记来时路。”
    这样的词,迷离恍惚,朦胧绰约,如画般韵味纤秀清丽,着实是……好啊。
    与文字相得益彰、完美契合的是歌声,婉转空灵处如枝头黄莺,悠扬清脆似林涧布谷,一唱三叹,将词中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又恰到好处。
    词、琵琶、歌声、女子,勾勒出仙境般的画面,令人痴迷陶醉。
    一曲唱罢,余音绕梁不绝。
    王萍萍慢慢离座,又是深深一福:“谢过淮海先生赐词,一曲《点绛唇桃源》送给各位。”
    果然是秦观的新词,果然是扬州城最负声名的青楼大家,这样的表演才是视听盛宴啊。
    台下的观众意犹未尽,但也不吝掌声,便是诸多各有追捧目标的本地观众也是折服于其精湛的技艺而衷心喝彩。
    一时间掌声雷动,叫好声不绝。
    美好的东西总是叫人印象深刻的,王萍萍这一曲《点绛唇》足够惊艳,进三十二强是不会有丝毫问题了。
    这是她在金陵的场演出,表现堪称完美,自能收获更多的拥趸,也算是给她的夺魁之路增添了不轻的砝码。
    组织方将她放在开场表演,自然是希望晚间的赛事从一开始便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显然是达到了预期。
    王未大力鼓着掌,赞不绝口:“唱的真好,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内敛的王末也是羡叹不已:“歌声温柔如淡淡泉水,听之则一切尘嚣尽已远去。
    此音只应天上有,人生难得几回闻啊。”
    王桐和宗沐也是频频点头,眼睛追随着王萍萍的身影转动。
    毕竟经过后世各种偶像派、实力派艺人的狂轰滥炸,王棣倒是不至于就此被俘获,说道:“这王萍萍比之聂胜琼又如何?”
    众人皆是一愣,对啊,将王萍萍吹的天花乱坠的,难道是认为胜过聂胜琼?
    聂胜琼曾数度去往半山园,将老太太逗的眉开眼笑的,自然也少不了弹唱一番,在老太太跟前展露展露才艺。
    还别说,老太太真吃她这一套。
    当然,“寒烟阁”
    聂大家声名在外,自非泛泛之辈,王桐、王未等人是实实在在的免费欣赏过她的表演,那种小桥流水般的自然演出很容易让人代入其中。
    大巧若拙,这是众人对聂胜琼的印象。
    这才是最倾服的褒奖之词。
    王萍萍的表现虽然惊艳,但多多少少有斧凿痕迹。
    二者相较,王萍萍唯在唱词胜出。
    毕竟,秦少游的词历来不俗。
    这,也正是聂胜琼求王棣之故。
    想通了此节,王桐等人皆是望了王棣一眼,倒是期盼着他能炮制出精美词作来,大家伙都与有荣焉。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