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o章 忆往昔(第3页)


    某日,苏轼游西湖,所坐船只与他船相撞,幸无大碍。
    另一舟上游客便是琴操,她得知对方便是新任太守、鼎鼎大名的苏轼,即为东坡抚琴一,同游者、东坡的好友佛印称为“百年难得一闻”
    。
    又某日,苏轼邀琴操再游西湖,戏谓琴操曰:“我作长老,汝试参禅。”
    琴操敬诺。
    子瞻问曰:“何谓湖中景?”
    对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何谓景中人?”
    对曰:“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
    “何谓人中意?”
    对曰:“随他杨学士,鳖杀鲍参军。
    如此,究竟何如?”
    子瞻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这是东坡居士想劝说琴操从良,却不想好心办了坏事,好似一语惊醒了梦中人。
    琴操这般言说:“谢学士,醒黄梁,世事升沉梦一场。
    奴也不愿苦从良,奴也不愿乐从良,从今念佛往西方。”
    听到这里,王棣抚额而叹,这苏学士真是……才子风流啊。
    想当年,他次为官杭州,便写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的诗句,并纳了年幼的王朝云为侍女,萝莉养成哪。
    今年高寿几何来着?五十有四了,在这年代还真可算是高寿了,仍是……宝刀未老啊。
    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嗯,风流无改鬓毛衰。
    可惜了,落花有情流水无意。
    这位琴操姑娘对苏大学士唯有尊服,显然是未有男女之情的。
    也对,“苍苍白对红妆,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种事雅则雅已,大抵是没几个“红妆”
    甘心情愿的。
    东坡居士作诗调侃好友张先在八十岁时迎娶十八岁小妾,大概是嫉妒的吧。
    王棣很为自己的散思维抱歉,不能这么揶揄老苏同志的好不好。
    不过,他对“从今念佛往西天”
    的琴操妹子倒是多了几分兴趣,究竟是看破红尘还是欲擒故纵?
    答案似乎是前者。
    苏轼还是出手援助,替琴操赎回契约落了良藉。
    这女子自是感激涕零,也应了苏轼没有出家为尼,只在城西觅处僻静处安身,凭着教人琴技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算是彻底告别了往日灯红酒绿的生活。
    浊世白莲哪,这女子,还真是出淤泥而不染。
    这年头,但凡经教坊司训练出来的,察颜观色、八面玲珑是必修课,要不然怎么取悦客人?事实上,在这等场所待的时日久了,难免被污染同化,能有几个秉持初心不变的?最好的出路就是让人赎身落藉成人小妾外室,命再好些,熬个年说不定就能获得自由身了。
    这样的女子,居然能遇上两个,琴师?王棣暗叹,无巧不成书呐。
    不过,怎么就牵扯上摩尼教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