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七零年代奋斗记完+番外(第2页)


    这场报告会还有几位特殊的客人,《数学年刊》的编辑部,报告会后,他们会组织评审团,综合会议记录对水淼的论文进行同时独立审稿,最后汇总审稿意见,决定他的论文是否通过。
    可以说,水淼把他的群构法讲清楚是这篇论文顺利过稿的关键了。
    水淼就站在后台,再过几分钟,他便会站在全世界目光下,为这一世纪难题画下句点。
    李伯符朝着他做了一个可以上台的手势,水淼西装革履地走上演讲台,面对众人或期待或怀疑的表情,他神色从容,丝毫没有一丝怯场。
    水淼在开场白结束,直接进入正题。
    “所谓群构法,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循环群的概念,从整体上出研究无限性的问题……”
    群构法的理论非常关键,这是对素数问题适用性的基石。
    因此这一部分的内容,水淼讲解的格外细致,尽可能将每一个点都讲清楚。
    而坐在台下的人,无论是受邀到访的学者,还是不请自来的学生,都听的很认真。
    ……整个报告水淼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但是提问环节,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才让大家都接受了群构法以及哥猜被证明的事实。
    晚上的宴会上,华老走到水淼边上:“这真的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日子,不是吗。”
    “的确,意义非凡的一天。”
    “我很好奇,下一步,你会朝着哪个山头出挑战。”
    水淼一口气将杯中的红酒一饮而尽:“从明天开始,我会先放下数学,从头开始学物理!”
    ……
    “当初您是怀着什么样的想法从数学跨越到物理的呢?”
    2o24年2月5日,在水淼b大的房子里,已经将满7o高龄的水淼正在接受华国电视台的采访。
    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主持人问出这样的问题。
    “当时的我,几乎拿到了所有国际数学奖项,领导接见了我,夸我为国争光了。
    他说在数学领域,让世界知道了华国人的智慧,可惜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项。”
    “他问我有没有兴趣为国家做道题目。
    我自然满口答应了。”
    说到这里,水淼笑了出来,“当时多么年轻啊,想都不想都答应了,领导说,证明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诺贝尔物理奖就有望了。
    我要证明的就是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所以当时是为了诺贝尔奖吗?”
    主持人问道。
    “当然不是,是为了提升国人的信心,当时各种风气进来了,都想着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我自己听到这些言论都一肚子气呢,那时候我算是数学界第一人了,哪里听得了这些?!”
    水淼面露怀念:“当时的诺贝尔是世界第一大奖,但是华国未曾获得过一枚奖牌。
    我就想拿到一枚奖牌,外国人行的,华国人怎么不行了?!
    我就答应领导了。”
    “自从您开完哥德巴赫猜想报告会后,花费八年时间,证明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时隔一年,凭借这项成果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您也兑现了承诺。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