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北京国际园林博览园


    在繁华的都北京,有一处汇聚了园林艺术精华的胜地——北京国际园林博览园。
    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西岸。
    其北至莲石西路,南到梅市口路西延,西至北宫路,西南接园博大道,展区占地267公顷,加上246公顷的园博湖,总占地达513公顷。
    这里不仅是园林艺术的展示舞台,更是历史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场所。
    从园博园的正门进入,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宏伟的园博轴。
    这是一条贯穿主展区的景观轴线,犹如一条灵动的巨龙,将各个展园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沿着园博轴前行,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一步一景,让人应接不暇。
    道路两旁的花草树木经过精心的修剪和布置,呈现出各种优美的造型,或如翩翩起舞的少女,或如昂挺胸的勇士,给人以美的享受。
    不远处,永定塔巍峨耸立。
    这座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是辽金风格的八角九层木塔,古风古韵,塔身高度697米,塔刹174米。
    它不仅是园博园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北京西南地区最高的仿古高塔。
    登上永定塔,极目远眺,园博园的美景尽收眼底。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园博湖的波光粼粼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近处的展园各具特色,亭台楼阁、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相得益彰,仿佛是一个个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在塔上,仿佛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现代的繁荣在这里交融,让人不禁对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智慧赞叹不已。
    下了永定塔,来到了锦绣谷。
    漫步在锦绣谷中,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香气扑鼻。
    山谷中的溪流潺潺流淌,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
    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不时可以看到造型别致的亭台和长廊,供游客们休息和观赏风景。
    在这里,大自然的美丽与人类的智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了生态修复的巨大魅力。
    北京园博园内的锦绣谷,是“化腐朽为神奇”
    的典范。
    它的诞生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从历史角度看,这里曾是一个2o多公顷的建筑垃圾填埋坑,这样的过去似乎与如今花团锦簇的景象毫无关联。
    然而,正是这种巨大的反差,凸显了人类改造自然、变废为宝的决心和智慧。
    设计师们巧妙地利用了原有的地形地貌,经过精心的规划和建设,将这片被废弃的土地打造成了一个令人惊叹的下沉式花谷。
    这不仅是对土地资源的重新利用,更是对历史痕迹的一种独特铭记。
    它见证了城市展过程中的变迁与挑战,也展示了人类在面对困难时的创造力和坚韧精神。
    在文化方面,锦绣谷的设计采用了加拿大维多利亚市布查特花园“植物造景”
    的设计理念。
    景观设计取自“燕京八景”
    ,运用丰富的景观造型,艺术地再现了晴雪、叠翠、趵突、晓月、秋波、春荫、夕照、烟树的景观。
    这使得锦绣谷不仅具有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燕京八景”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