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三条军规(第2页)


    周围的人听到千户的回答,纷纷点头赞同。
    在不远处的朱元璋一直在观察这边的情况,当他听到朱樉要把鞑子当成奴隶,应该是牛马一样的买卖。
    朱元璋的肺都快被好儿子气炸了,“咱对内地的元人实施民族怀柔政策,好不容易才让这些元人归附大明。”
    “这小王八蛋一上来就擅作主张,搞起了奴隶买卖。
    要是流传开来,占据云南的元军还不得拼死抵抗,明军又得徒增多少伤亡?”
    朱元璋觉得儿子的做法简直是瞎搞,元朝压迫了汉人上百年,种种血泪犹如昨日历历在目。
    他的父母亲人更是惨死在元朝的暴政下,朱元璋难道不想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吗?
    他选择了更理性,更长治久安的做法。
    比起久坐中枢的朱元璋,一直在前线作战的徐达显然更了解元人。
    “陛下有所不知,长城内外犹如一条天然鸿沟,划分成了两个世界。
    这关内的百姓以耕种为生,受朝廷律令的约束。
    而关外的牧民逐水草放牧,以部落聚集,互相之间则是弱肉强食为生。”
    在占据金陵以后,朱元璋几乎都是坐镇的中央。
    领兵打仗的事交给了手底下的将领,他了解的草原现状来自于边关上报的奏疏。
    多数消息是某鞑子部落进犯大明边关,或者是某人自称黄金家族的后裔,在草原上称王称霸了。
    对于底层牧民的生活,朱元璋是一点都不了解。
    在他看来耸人听闻的奴隶买卖,在草原上是习以为常。
    朱樉隔得远,没听到老朱又在骂他。
    打了一个喷嚏,接着继续讲下去。
    “这第二条就是攻下来的城池,所有缴获到的财物除了一半上缴朝廷。
    剩下的另一半财物,本帅分文不取,全部分给你们。”
    他一说完,底下就炸开了锅。
    古往今来,行军打仗所攻占下来的城池。
    基本上掠夺到的财物除了如数上缴朝廷,剩下的都成了将领的私人物品,其中拿大头的正是领军出征的主帅。
    立下战功的小兵,才能获得朝廷的赏赐。
    绝大多数的普通小兵,除了战死有抚恤以外,打了一场持续数年的大仗,除了一身伤病能得到两吊铜钱的军饷就不错了。
    这年头讲究的是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如果不是洪武爷出手阔气,给每个军户分了三十亩田地。
    朝廷别说征召到二十四万人的军队出征,征召一个零头四万人都费劲。
    在场的二十多万小兵,本以为当兵打仗是又苦又累搞不好还会送命的差事,没想到居然还他娘的能财?
    一个个红着眼拍着胸脯嗷嗷叫,闹着现在就要跟着秦王上战场。
    底下的人乱作一团,副将军傅友德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皱眉。
    作为一个老前辈,他对着朱樉好意提醒:“上将军,你一下子把这帮丘八的待遇提的这么高,都成了一帮少爷兵。
    这战斗力还能保证的了吗?”
    在傅友德的观念里,当兵打仗就应该是一件苦差事。
    少爷兵?恐怕是打不了一点硬仗。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