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歌曲创作侧记


    那是一个普通的下午,我考完试之后,来到静心斋,我虽然是东大唱片公司的总务,属于高级管理人员,但做的事情都是琐碎的小事,卫生、行政、后勤,有什么事情我就做什么事情。
    这些是闲话,暂且不提,就说这一天我来到静心斋之后,从远处就听到演奏厅有人在吵闹,伸眼一瞧,就是咱们学校的音乐四人组:穆洋、汪风、赵海生和甄慧生。
    本来我是从来不偷听别人谈话的,况且这四个人都是我的师姐和师兄,有事情也从来不避我。
    海生哥看到我进门了,还让我拿点水来。
    所以我要声明,下面的这些事不是你们王朗哥哥偷听来的,而是光明正大坐在摇椅上旁听的。
    我记得很清楚,汪风师兄当时说:“看到现在的小学生,还要背诵那么多古诗文,老实说,我到现在心情都不太好。”
    “我也有同感!
    已经80年代末尾了,好的现代诗没学几,整天背诵古代诗文,现在的教育有点脱离时代了。”
    慧生哥也在附和。
    “要不咱们创作一劝学的歌吧,就以那天的那种氛围做背景,老实说,我到现在还记得一帮小学生穿着古装,摇头晃脑念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汪风说的对,太不现代化了。”
    “这个提法好,那天氛围做背景的话,那句‘知之为知之’就可以当作第一句啊。”
    穆洋姐在旁边插了一句。
    “说的好啊,洋洋!
    我也有这样的感觉,而且咱们还没还要改一改,不能是纯粹的背诵,要带一点调侃的意味。
    比如这样‘知之为知之在乎不在乎此人何其者孔老夫子也。
    ’大家觉得怎么样?”
    海生哥马上写了第一段歌词。
    老实说,当时我就觉得这种调侃,还真是挺神的。
    当时写了海生哥说了第一段歌词,征集大家意见,作为后勤大总管,我连忙去拿纸和笔来记录。
    还听到海生哥问大家,古代还有谁说过类似的话,后来慧生哥说寒山子也有类似言论,大家就琢磨怎么改写寒山子的话。
    我还记得海生哥还总结了一句,说是这种模仿总结一定要像又不像,意思是神似但形式一定要不一样。
    这一点让我感受很深。
    当时大家很快就把第一段歌词凑齐了,主要还是穆洋姐和海生哥在出主意,慧生哥和汪风哥也补充了很多细节。
    看他们几个三言两语就总结出来第一段歌词,在现场的我简直脑袋都要炸了。
    这就相当于你亲眼看到宝贝在瞬间生成。
    当时我也顾不得震惊,就想着要把这一切记录下来,脑子当时就没有思考,只是记录。
    所以他们几个以后估计记不清细节了,但我王朗肯定能。
    记得最清楚的是,海生哥说编曲开始一定要震耳聩,要让大家有一种从模糊到清晰的感觉。
    我当时还在思考,就听汪风哥马上就说:“那不就是暮鼓晨钟嘛,开始编曲就用鼓,一鼓敲响天下人,再没有比鼓更好的了。”
    当时海生哥也没说话,直接在旁边拿起鼓试着敲了几下,慧生哥也在旁边出主意,很快他们就确定了鼓点节奏。
    海生哥还说要编曲还要新,节奏就用电吉他来,慧生哥又补充是不是加上传统乐器,刚好当时边上有笛子,慧生哥就加了几声笛子。
    你们永远想象不出来这件事有多么牛x,我就在边上看着,海生哥弹着电吉他,慧生哥吹笛子,穆洋姐弹着键盘伴奏,他们几个人不到一个小时,就把第一段编曲拿下来了!
    这歌到现在还没完全写完,海生哥说后面几段歌词还要斟酌修改。
    我在这里先给大家透露一下,谁让这是咱们p大学生的刊物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