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而那些侥幸从州河渡口逃脱的残兵败将,包括科尔沁台吉色楞和他手下那些惊弓之鸟般的蒙古骑兵,以及那零星几个跑散的满洲兵,他们的好运也并未持续太久。
    没跑出多远,便一头撞上了早已奉命在外围游弋设伏的另一支明军骑兵——正是由赵率教所部派出的精锐。
    面对以逸待劳、气势汹汹的关宁骑兵,这些残兵败将哪里还有半分抵抗的勇气?
    那科尔沁台吉色楞更是个机灵的,眼见逃生无望,第一个滚鞍下马,双手高举过头,嘴里语无伦次地用生硬的汉话喊着投降。
    有了带头的,剩下的散兵游勇更是没了主心骨,纷纷效仿,丢下兵器,老老实实地下马跪地,束手就擒。
    至此,鳌拜和色楞这支突袭粮道的后金偏师,算是彻底栽了跟头,全军覆没。
    -----------------
    独石口关(宣府镇出关口)外二十里,草原荒寂,朔风卷地。
    一支数百人的商队,车辙深深,押送着几百辆大车,缓缓向着喜峰口的方向移动。
    数百名蒙古轻骑兵散布在队伍四周,警惕地逡巡,他们的存在让这支看似普通的商队透出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这并非普通的商旅,而是出自晋商范永斗家族的手笔。
    车队的领,正是范永斗的亲侄,范景运。
    车上装载的,也非寻常货物,而是要秘密送往后金营地的军粮。
    这批关系重大的物资,范家上下极为重视。
    皇太极也派了数百名蒙古轻骑兵参与护卫。
    ---------
    范景运裹紧了身上厚重的貂裘,依旧觉得寒风跟刀子似的往骨头缝里钻。
    他缩了缩脖子,心里却盘算着热乎乎的买卖。
    这一趟若是顺顺当当把粮草送到大汗手里,赏赐定然少不了。
    银子、绸缎,说不定还能得个什么名头……
    他咂摸着嘴,又忍不住朝旁边的管事低声念叨:“你说,等大汗入了关,坐了那北京城的龙椅,咱们范家的生意,那还不得做到天上去?到时候,整个北地的货,还不是由着咱们倒腾?金山银山呐!”
    那管事也是一脸谄笑,连连点头。
    范景运心里更是舒坦,连这鬼天气带来的烦躁都淡了几分。
    只是这路途也忒远了些,风餐露宿的,等回了张家口,定要寻两个最水灵的婆娘,好好松快松快筋骨……
    正美滋滋地想着,范景运忽然觉得身下的大地传来一阵异样的、细微的震颤。
    起初还不明显,但很快,那震动就越来越清晰。
    多年的跑商生涯让他瞬间警觉起来,脸上的惬意荡然无存,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头顶。
    这不是几匹马能弄出的动静!
    范景运的心猛地一沉,急忙勒住马,眯起眼睛,朝着震动传来的北方地平线极力望去。
    那里,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涌动。
    很快,一队骑兵的身影便闯入了他的视线。
    人数不算太多,约莫三百骑不到。
    但他们的装束却让范景运心里咯噔了一下——那些骑士个个全身披挂,连人带马仿佛都裹在铁甲之中,尤其是头上戴着的铁盔,竟是带着遮盖面部的狰狞面具,只露出两只冰冷的眼睛,看着古怪而骇人。
    不过,再仔细一看,那盔甲的样式,却隐隐带着几分熟悉的蒙古风格,并非明军那种制式分明的罩甲或鳞甲。
    看到这里,范景运悬着的心顿时落下大半,长长地呼出了一口白气。
    “原来是蒙古人……”
    他心里嘀咕着。
    草原上遇到蒙古部落太常见了,虽然免不了要破费些财物打点,但终归比撞上官军要好得多。
    甚至,他心里还升起一丝侥幸的念头:“说不定……是大汗那边晓得咱们这趟差事紧要,特意加派了护卫过来接应的?”
    想到这里,他脸上的紧张又缓和了几分,准备着上前交涉。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