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死脉(第3页)


    。
    最后如。
    。
    。
    枯枝断流。
    。
    。”
    草庐中突然灌进穿堂风,卷起满地泛黄的《伤寒论》残稿。
    在弟子们的惊呼声中,老医者如耗尽灯油的古烛般仰面倒下,最后的目光穿过晃动的竹帘,定格在院里那株挂满青黄果实的杏树上。
    回到南阳故乡时,他亲手种下这株杏树,然后对抱着《难经》打瞌睡的王叔和说过:“待杏子熟透之时,为师定能写完这救世良方。
    。
    。”
    “师父!”
    王叔和等弟子扑到逐渐冰凉的躯体前,突然触及老者怀中硬物——半枚残缺的太守印信,边缘还沾着朱砂。
    不由想起三日前师父尤在病榻上对他们谆谆教诲:“莫学何晏那厮。
    。
    。
    把五石散当丹药胡乱服用。
    。
    。
    切记。
    。
    。”
    若干年后的太医署,新任太医令王叔和、皇甫谧,将最后一片竹简放入漆盒。
    烛光映照着盒盖上“伤寒杂病论”
    五个篆字,他二人轻轻抚过师父用朱砂标注的“死脉篇”
    ,窗外飘进的杏花瓣落在“如雾露凝”
    的批注旁。
    终于,他们这些弟子一起整理完成了老师张仲景的着作《伤寒杂病论》,但依然遗失了六卷。
    皇城更鼓声中,他们仿佛又看见那双枯手在虚空中比划:“记住,摸死脉不是判死刑,是伺机在阎罗殿前头抢人。
    。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