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吾自幼熟读经典通习圣贤之道(第2页)


    看见朱政,朱
    为了提升文官地位,朱允炆大幅度改善了文官待遇,将六部尚书的品级由正二品升为正一品。
    他减免刑罚、释放了不少因受贿被囚禁的官员。
    同时颁布旨意,准许五品以上的文官举荐贤能,开始大规模调整官员任免。
    除此之外,他还撤销了老皇帝对江南地区实施的高额赋税政策,放宽了对江南豪族的各种限制。
    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推崇文官而压制武将,效仿宋朝治国之策,意图以文制武,联合士大夫阶层共同治理天下,试图打造一个秀才执政的局面。
    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后果便是失去军方支持,尤其是那些在沙场出生入死换来的将领们断不会轻易拥护他。
    试想如果真的成功推行,大明恐怕会重演宋代的覆辙,削弱华夏民族的力量,导致面对北方蒙古余部和新兴强权帖木儿帝国时毫无还手之力,极有可能出现明朝亡的结果。
    如此举措,究竟能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什么好处呢?
    至于所谓朱允炆的仁孝美誉,实在不足为信。
    只要看他削藩时的手法就能明白:不问是非曲折,一味强硬处理。
    曾经有位皇叔因此全家惨死,还有四位皇叔全家遭受流放之罪,其中一个流放到海南岛的宗室尤其可怜——其子出生后无奶可吃,家人甚至只能用衣物交换羊奶喂养幼童。
    这般残忍暴虐的方式哪里谈得上仁义?实属可笑至极!
    更讽刺的是,他的所作所为令藩王们都感到惶恐不安,却仍然委派谷王朱
    一旁的朱已然高声指责起来:
    “就是他!
    二话不说便将我打成这般模样,真是欺人太甚!”
    “对,十九弟本来就长相普通……”
    另一人接话道,“如今被这小子一顿暴揍,简直面目全非了。”
    “诶?等等,我觉得是不是反而好看了点?”
    有人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胡扯!
    我有那么丑吗……”
    朱
    “哦??”
    朱政听后露出饶有兴味的笑意,反问道:
    “若是我拒绝呢??”
    “拒绝?哼,那可由不得你!”
    朱允炆带着轻蔑的语气丢下一句话。
    接着,他懒得再正眼瞧朱政一眼,转头对身边的近身太监命令道:
    “你们去把他给我制住,掌嘴三十,再去向十九叔赔罪!”
    “这……是!
    !”
    几名太监犹豫了片刻,心存规避之意。
    但在朱允炆威压目光的注视下,他们最终只能无奈上前。
    然而他们才迈开几步,就见王景弘与郑和一个腾身挡在了面前,如猛虎般死死盯住了这几个太监。
    这几人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心想到时候若是皇爷和刘公公立知道了今日的事,还得了?
    “大胆,敢违抗本宫之令?莫非你们忘了自己是谁的奴仆?”
    看到这一幕,朱允炆当场气得脸一阵青红交替,愤怒不已。
    然而王景弘与郑和并没有退却的意思,反倒出口相劝起来: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