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eda 赋能 - 启明二号的秘密武器
林轩的命令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启明芯内部,尤其是在“启明二号”
项目组和“盘古”
eda项目组之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让一个尚处于原型阶段、未经大规模验证的内部eda工具,直接应用于关乎公司核心利益的下一代主力芯片设计中,这在任何一家成熟的半导体公司看来,都是近乎疯狂的冒险。
陈家俊最初接到林轩的通知时,也是满腹疑虑。
作为“启明二号”
的项目总负责人,他肩负着巨大的压力,必须确保这款芯片按时、高质量地完成设计并成功流片。
任何可能导致项目延期或失败的风险,他都必须慎之又慎。
“林生,这个……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在一次只有林轩、陈家俊和李志远的闭门会议上,陈家俊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启明二号’的设计本来就非常复杂,时间又这么紧。
万一‘盘古’引擎不稳定,或者结果不理想,耽误了进度,这个责任……”
“家俊,我理解你的顾虑。”
林轩拍了拍他的肩膀,“但你想想,如果我们这次成功了,意味着什么?”
他没有等陈家俊回答,继续说道:“这意味着,我们的芯片设计效率可能会有质的提升!
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设计出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芯片!
意味着,我们拥有了一项竞争对手无法轻易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更意味着,我们朝着摆脱国外eda工具依赖、实现真正自主可控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风险是有的,但收益更大!”
林轩的目光灼灼,“我相信志远团队的能力,我也相信你们后端团队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我们不要求一开始就用‘盘古’来做全芯片的p&r,先从一个模块开始尝试。
失败了,我们损失的只是一点时间,大不了切换回商业工具重做;但如果成功了,那将是战略性的胜利!”
李志远也适时补充道:“陈总,林总,请放心。
我们过去一周对p&r引擎进行了密集的加固测试和优化,修复了几个已知的稳定性问题。
虽然还不能保证1oo完美,但在特定类型的电路上,处理效率和结果质量是得到验证的。
我们会派最有经验的工程师,全程一对一支持你们的后端团队,确保他们能够顺利上手,并及时解决遇到的任何问题。”
林轩看着陈家俊,语气诚恳:“家俊,我知道这让你承担了额外的风险和压力。
但启明芯要展,就不能永远走别人走过的老路。
我们需要一点冒险精神,需要一点对我们自己技术实力的自信!
这件事,我希望你能全力支持!”
陈家俊看着林轩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李志远充满期待的表情,最终咬了咬牙:“好!
林生,我干了!
就按您说的,我们挑一个合适的模块,让‘盘古’来试试!”
决策一旦做出,执行便雷厉风行。
经过“启明二号”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